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磊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出版,为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理解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须结合党的二十大以来形成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及时跟进学习、全面深刻领悟扩大对外开放的原创性思想和原理性贡献。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性显著增强。面对挑战,我们越发认识到,越是环境复杂,越要以高水平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充分彰显了我国以开放应对变局、以合作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和战略智慧,展现了中国愿与世界共享市场、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大国担当。通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们能够构建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高水平对外开放,其核心在于推动制度型开放,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要求我们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推动开放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天津为例,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高质量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充分发挥天津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体。
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应对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产业损害预警等机制,增强在动态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本领。
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着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破解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促进内外供需匹配和结构优化,持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与水平。要始终立足“两个大局”,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不断深化开放中动态提升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有为的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作出新的卓越贡献。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9/22/content_143086_2651141.htm
来源: 天津日报2025年9月22日05版
编辑:徐牧谣、田腾骧
审核:何志慧、孙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