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下午,南开经济研究所于经济学院八楼大会议室举行了双周学术讨论会。本次讨论的主题为“明清大运河——跨越千年的人类进步和生态代价”,石爽博士主讲。主评人为王玉茹教授,主持人为关永强教授。经济学院近三十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讨论。
主讲人石爽博士
讨论会上,石爽博士首先对大运河的历史沿革进行了阐述,作为前工业社会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明清大运河的建造主要是为了将南方的“漕粮”运往北方首都。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漕粮的顺利运输,华北平原上许多自然河流被封堵,导致黄河及其支流不定期发生决堤。通过在时间跨度(1293-1901)内构建一个独特的数据集,并使用双重差分和空间断点回归方法,研究发现人为干预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短期和长期影响:受运河影响河流入海严重的区域在运河通航期间会发生更多的洪灾;同时几百年不间断的洪灾也给当代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后果(即使在运河被废弃很久后其经济表现仍然不佳)。这种长期负面影响的机制包括土壤退化、水网阻塞和由于人口外流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损失等因素。
主评人王玉茹教授
与会师生就本次讲座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王玉茹老师从计量方法的运用角度进行了点评,认为该文章在这方面的运用较为成功,并从进一步研究资料的获得、延伸问题的扩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其他老师和同学分别从表述的精准性、因果关系的确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讨论会现场气氛热烈,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和投入地参与了交流。与会老师们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和专业素养,让参与者受益匪浅。这次讨论会不仅推动了学生们的学术进步,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讨论会现场
来源公众号:南开经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