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盛斌院长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6-18

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22届毕业生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时光宛如白驹过隙,今天又迎来了毕业季。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2022届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的荣耀时刻。首先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寒来暑往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你们倾力付出的父母家人、给予你们传道解惑和孜孜教诲的师长、与你们风雨同行、携手并进的好友伙伴表示最由衷的感谢!当然,我还要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在座的和在线的每位毕业生,祝贺你们在人生奋进路上活出了最精彩的华章,书写出最美丽的青春诗篇! 

 


从初识南开到“南以离开”,从负笈经院到粲然经年,你们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壮丽恢弘,经历了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开视察的激动与荣耀,见证了百年南开校庆共襄盛举的震撼与自豪,目睹了经院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发展进步,体悟了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温暖与感动。求学路上的每一份耕耘与收获,人生路上的每一分磨砺与成长,都是同学们心底最弥足珍贵的记忆。此刻,请把所有的南开记忆珍藏心中,带向远方,去开启人生一段崭新的旅程!

同学们,当你们离开南开的时候,我猜想大家都不禁在扪心自问:我在南开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有的收获了阅历与视野,有的收获了友情与爱情,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够收获信念与力量,那就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南开公能精神与品格。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4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中国大学“校训系列专题”的第一集就是南开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公”是南开校训之特,也是南开精神之魂。 正如张伯苓老校长所说,南开是私立,但非私有。创办南开之目的在于“以雪国耻,以图自强”,巍巍南开品格不是独善其身,而要兼济天下,要有改造国家之心切、造福社会之责任。这种大公之道、家国情怀是南开教育的精髓,是南开的缔造者对后人亘古不变的期许,也是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公”是践行“国之大者”的格局,“公”是“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胸怀,“公”是“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担当。只有将个人梦想与志向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人生才能实现无上价值和荣光。

如果“公” 是目标,“德”则是基础。无论是西方的绅士,还是中国的君子,“德”都是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离别之际,请大家谨记无德将使学识与才干归零。经济学院对学生有一句励志的格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但我同时告诫大家优秀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理由。希望毕业生同学们从学习和内省中不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在这个充满鲜花与陷阱、机遇与诱惑的社会中保持一份清醒,守住底线、红线,谨慎迈出人生的每一步。

“能”是实现“公”的阶梯。“能”需要勤奋吃苦,竞争是残酷的,从不相信眼泪,有梦想大志就不能“躺平”和“佛系”。“能”需要创新开拓,始终瞄准前沿与头部,加强知识与技术迭代升级,挑战自己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与能力。“能”需要培育领导力,随时可以高调是低调的奢华,心有多高,未来就有多大。“能”需要国际视野,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进步的外国文化与文明,互鉴共享发展。

总之,南开倡导之“公”为“大公”,教化之“能”为“多能”, 公能相济,立公增能。希望毕业生同学们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精神的鼓舞下,将自己的命运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以“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兑现“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誓言。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请记得,你们在南开经院留下了最美丽的花样年华,多少青春岁月、多少成长蜕变、多少梦想奋斗,无论你们走向何方,都走不出经院对你们的挂念;无论你们走得多远,都隔不开经院与你们的丝连。你们在哪里,南开经院就在哪里;你们的形象,就是南开经院的形象。希望你们常念这份深情,心系母校母院母系的发展;希望你们不负时代,不负嘱托,奔赴山海,拥抱未来。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愿大家此去经年,行稳致远,一生纯善磊落,一生顺利平安。祝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毕业快乐!

谢谢大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


来源公众号:南开大学经院e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