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下午,一场聚焦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前沿议题的专题学术交流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一楼会议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活动以“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收征管新模式”为主题,由财政学系主任倪志良教授特邀我国知名财税专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教授担任主讲人。财政学系财金所教工支部书记、税务硕士项目主任李冬妍副教授主持本次活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师段小龙、财政学系教师刘俸奇等师生代表共计60余人共同参与交流研讨。

由高质量财政收入与财政可持续性谈起,李旭红教授系统梳理了全球及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其对税收工作带来的挑战。她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传统税收制度与征管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税收治理体系。
李旭红教授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数字经济下的财税管理问题:纳税主体多样性带来的税收不确定性、复杂商业模式引发的税务风险、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征管方式的不适配性,以及国际税收规则面临的冲击。她强调,数字经济的零工经济特征、跨区域交易、平台经济模式等,均对现行税制与征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探讨改革路径时,李旭红教授提出应“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并重点介绍了以“强基工程”为核心的税费征管新模式。该模式以数据驱动为基础,构建“数据+规则+责任”全链条管理机制,推动税收征管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转变。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现场师生就数字经济时代的最优税率理论、地方财政平衡、美国“大而美”法案与国际税收“双支柱”方案、平台经济税务合规现实难点等议题与李旭红教授展开学术探讨。

李冬妍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李旭红教授的讲座内容翔实、视野开阔,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务前沿。李旭红教授结合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国内外制度背景与税务管理实践,构建起系统而清晰的知识框架,并以丰富的案例对我国征管体系改革目标及其现实路径展开具体而生动的介绍,为师生们的学术研究与政策理解提供了重要参考,还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成长路径提出宝贵建议。她鼓励同学们持续关注数字时代财税前沿,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改革为契机,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致力于提升创新能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以政产学研融合做为成长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能够不断适应新环境、具备跨学科素养的创新型财税人才。
本次学术活动得到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是推动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不仅拓展了师生对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的认知边界,也为后续教学科研与实践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扈瀞文、施懿宸、严安
编辑:徐牧谣、田腾骧
审核:何志慧、孙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