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学院实践队赴天津市大埝村调研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9-10

近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津滨数产探路者”实践队在学院副教授张海鹏的指导下,赴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街道大埝村开展实践,调研乡村发展中的数字化融入机制与成效。

实践队参观了大埝村“记住乡愁”农耕民俗博物馆。该馆是首批市级数字乡村示范点的文化地标。场馆采用“四馆一院一基地”布局,收藏了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耕用具、日用器物及红色档案。展区融合静默陈列与互动体验,配套农耕实践园和民俗大院,并借助VR场景与线上虚拟展厅实现数字化焕新。同学们还在农耕基地亲身扶犁握耙,感受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与乡土精神的传承。

“扫码可换电影票、预约义诊,积分还能当钱花!”在与馆长的交流中,实践队了解到,作为天津市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大埝村通过“积分制2.0”小程序,将乡村治理、农文旅产业和村民生活串联成一张数字化网络,年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积分用途从兑换日用品扩展至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如看电影、免费义诊和课业辅导,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券”。村民通过志愿服务、组织文化活动获得积分,线下线上登记结合,老年人亦可轻松参与。数字化平台实时记录与公开积分数据,提升村务透明度与治理效能。

“数字化不是花架子,关键要让村民得实惠。”该村负责人表示,大埝村将继续深化积分治理,新增“老年人数字学习”专项积分,推动AI、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落地,实现积分自动核算、实时统计。未来,滨海新区将整合大埝村及周边乡村资源,组建乡村数字化联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市乃至全国数字乡村建设贡献“滨城经验”。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通讯员:王晨萌

编辑:徐牧谣、田腾骧

审核:何志慧、孙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