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举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彭支伟接受“学习强国”记者专访,就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新动向与发展路径进行深入解读。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的上合新变化
彭支伟认为,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全球南方”国家实力不断提升,但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在代表性和应对新挑战方面显露出不足。在此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精神内核,为“全球南方”国家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全球南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
他认为,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实现了从以安全为中心的边境信任机制到安全与经济双轮驱动,再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平台的深刻演变。这一转变展现了“上海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天津宣言》的发表以及《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的批准,为组织未来十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几年,上合组织框架下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方面,彭支伟列举了多个值得期待的项目。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段有望打通,形成中国—中亚—中东—欧洲最短陆路通道;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塔城—阿亚古兹)将建成,实现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三线并行”格局;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三大港口的扩建,将实现全年无缝运营。
经贸合作亮点多,绿色能源合作有望率先突破
在经贸合作领域,彭支伟表示,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贸合作呈现出显著亮点:成员国贸易总值占全球贸易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5.4%增长至2024年的约25%,合作领域也从传统贸易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延伸。
但他也提出,上合经贸合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利益诉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市场机制完善程度不一,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经贸合作的深化。同时,随着成员国数量增加,“协商一致”原则下的决策效率也面临考验。
展望未来,彭支伟认为绿色能源合作最有可能成为上合组织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2025年被确定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一批绿色能源旗舰项目已取得重要进展: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kV直流输电工程一线工程已投运,“CASA-1000”项目进入实操阶段,“跨里海风光氢走廊”启动前期合作。彭支伟表示,一旦资金、项目、规则三大条件齐备,绿色能源跨境互联将成为上合组织最具示范意义的突破口。
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和最大经济体,中国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着引擎和桥梁作用。彭支伟表示,中国已从上合组织经贸合作中的最大出资方、技术提供方,升级为合作规则引领者、产业链升级引擎和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者。
未来,中国将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和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增长韧性和动能,同时推进上合组织成员间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将区域经济合作推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阶段。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记者:“学习强国”李昊
编辑:徐牧谣、田腾骧
审核:何志慧、孙景宇、彭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