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看经济
戴金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动态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也不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具体到经济发展,在新旧发展阶段和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期,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存量和增量关系、数量和质量关系、速度和结构关系,合理平衡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扎实推进“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适用于现阶段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方式。
深刻理解推进“三量”工作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发展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是要在培育创新动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
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没有一定的增量作为基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成为一句空话,高质量发展也失去物质基础。做优增量,既是供给的增量,也是需求的增量,培育新供给,引领新需求。
什么是新供给和新需求?新供给和新需求就是高质量的供给和需求,也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供给和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新供给体系重点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打通供给中的卡点,完善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增量,与高质量发展是根本一致的。盘活存量在“三量”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盘活存量从根本上讲是动态处理增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对已经形成的增量价值和历史价值进行更新改造使之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生产力理论来看,盘活存量是对闲置生产资料和传统生产资料的处置、提升和改造,破解落后生产资料对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所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既是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涵;“三量”内在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盘活存量是为了做优增量和提升质量,做优增量是实现质量提升的物质基础,提升质量是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的工作目标;“三量”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2024年,天津市扎实推进“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经济增长表现突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和17.4%……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先进制造业表现突出,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果显现。
“三量”工作成绩的取得,根源在于“三新”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量”与“三新”是内在统一的,“三量”是目标,“三新”是手段和方式。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焕新,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发展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
扎实推进“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通现代化产业链发展中的卡点和堵点,谋求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可持续的增量。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是产业焕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活跃的科技创新,才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才有产业体系的焕然一新,才有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都需要现代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土地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要破解现代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约束以及土地稀缺的矛盾,就需要城市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更新是对现有城市空间布局的更新和改造,以适应新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需求。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更新是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升级。通过城市更新,可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进入后城镇化时代,在后城镇化时代,城市建设的重心由城市扩张转变为城市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城市更新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提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于天津的发展现实而言,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都需要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抓手,以城市更新优化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天开高教科创园是融合城市更新、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等推动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和提升质量的典型案例。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是在对原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对原有低效和闲置设施的盘活、优化与更新改造,目前正在加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目前,天开高教科创园已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生物医药、脑机工程等领域形成了创新集聚优势,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和创业的土壤更加肥沃,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培育。
要牢牢抓住城市更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对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的推动作用,加速盘活存量资产,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今年1月,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认识城市更新对于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重大意义,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市更新重点任务。要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与存量盘活,统筹民生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产业经济发展,实施更高质量城市更新,提升业态品质和产业能级。要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存量资产盘活进程中的共性制约,以市场化合作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推动各类存量资源盘活。
城市更新对于天津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发布,要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在建设展示中国文化和天津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发力,让更多国内外游客走进来、留下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三量”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激活消费动能,促进商业服务业和社会零售总额增长,充分发挥消费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作用;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够进一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更新发展,促进商业服务业投资扩张,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固本培元作用。大规模城市更新行动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国际消费地标—市级特色商圈—区级消费中心—社区便民服务”四级消费布局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天津特色资源优势,极大提升了城市吸引力。今年以来,天津一系列标志性旅游消费节点项目建设完工,带动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的爆发式增长,焕发了城市活力,使天津成为京津冀地区“短途游”和“周末游”的热门目的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科技革命成果正在加速落地,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产业业态正在加速变革,世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变化,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亲临天津视察并对新征程上天津工作提出总体要求,赋予天津新目标、新使命、新任务。去年,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中谋划,赋予滨海新区新的重大使命。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给予天津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随着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加码和落地,天津的人气和活力正在加速集聚,要扎实推进“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4/21/content_143096_2092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