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玉茹: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拓荒之作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1-13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离不开其思想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但是梳理、总结这个演变过程又是一个艰辛跋涉的过程。李小建教授在从事40余年经济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个没有系统研究过的领域从头做起,其艰辛与难度可想而知。作者用三年的时间从“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学科领域界定开始,带领他的学术团队完成了一部系统的《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学术专著,堪称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拓荒之作,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其中国经济地理学术功底之深厚,以及学术追求的极致。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50余万字,由第一章绪论和阐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二至七章,与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前瞻的第八章构成,其主要特色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概念严谨、科学。在第一章绪论中,作者按照科学思想史理论的思路,将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定位为:在分析科学思想史对科学形成过程中的理论思想和哲学思想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同时期经济地理思想的阶段特征、脉络梳理及变化方向。《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将“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界定为地理学和经济学交叉的学科,其时间段从中国古代的“王朝地理学”到孙中山关于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展望,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区域平衡和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经济活动实践者的观点。关于“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的权重划分和章节结构的分配,重点在20世纪以后的经济地理思想发展变化。

第二,逻辑结构清晰、资料翔实。第一章绪论通过大量的文献对古代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近代中外经济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用图表列出与经济地理思想有关的部分中国历史典籍(第8页表1-2),以及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发展脉络(第9页图1-2),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进行分期,并对历史时期划分的理由、阶段特点等进行说明(见第14页表1-3中国经济地理发展历史分期表),逻辑清晰,文字简洁明了。

第三,内容系统、全面。《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由八章构成,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古代经济地理思想,第三章近代经济地理思想,第四、第五章20世纪经济地理思想,第六章21世纪经济地理思想,第七章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思想,第八章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前瞻,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而且在每章后都列有相关的参考文献,言之有据。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三个附录:附录一《经济地理》期刊40年发展,附录二中国经济地理大学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附录三1926—2020年出版的中文经济地理著作,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做了全面的回顾,一部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就是一部经济地理学科的学术发展史。

第四,视野开阔,将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阐述置于国际比较的大视野中,总结出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思想。《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发展源于古代,但是近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西方的经济地理思想互相影响、融合发展。将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的形成与发展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通过与国际经济地理思想发展的联系与区别对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特色进行概括,总结出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的解释框架(第七章)。在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思想史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对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发展作出前瞻性分析(第八章),这是以往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不多见的。

第五,《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填补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在经济地理领域的空白,是一部拓荒性的著作,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科内容,扩展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领域。同时经济地理思想史的研究,对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解决的历史借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来源:天津日报 2025年1月6日 11版

编辑:徐牧谣、田腾骧

审核:卢彤菲、孙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