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线热点 | 经济学院2个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作为代表参加集中授牌仪式并交流发言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8-10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开大学传扬“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传统,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科研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建立一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



729日,首批乡村工作站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集中授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为经济学院兰考站、四平站在内的12家乡村工作站站长代表颁发聘书,并与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榆林市委书记张晓光,国家乡村振兴局、榆林市、绥德县、中国农业银行有关负责人一起为各站授牌。乡村工作站专家代表、南开大学师生代表共同与会见证。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主持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上,陈雨露表示:“主动对接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需求是伟大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南开大学率先成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在全国各地多个乡村一线布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为南开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动员师生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伟业,搭建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南开大学将进一步汇聚智库、专家、师生、校友、社会各方力量,将工作站打造为南开师生科研报国的“桥头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先头兵”、校地深入合作的“试验田”,写好以更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文章”。



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乡村振兴研讨会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等3个学院的乡村振兴领域专家分别围绕乡村工作站建设思考、乡村发展共同体打造、乡村振兴重点问题剖析、郝家桥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议等方面内容建言献策。经济学院兰考站、四平站及其他两家站长代表分享了当地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以及工作站建设现状和未来展望。榆林市、绥德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乡村振兴建设做法及成效,并希望未来依托工作站,与南开大学在干部师生交流、产学研深度融合、农业专业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校地合作。



兰考站站长、兰考县政协副主席郭渊介绍了兰考县张庄村脱贫摘帽的建设成果。兰考县张庄村位于九曲黄河最后一弯的东坝头镇,过去是有名的大沙窝、大风口。解放后,焦裕禄同志带领“除三害”工作队在张庄村查风口、追风源,寻找治沙办法,留下了宝贵的焦裕禄精神。2014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张庄村调研指导工作,叮嘱当地干部切实关心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增收致富。在88万兰考人民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兰考县成为河南第一个摘帽的贫困县,也是全国第一批实现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张庄村成为兰考第一批摘帽的贫困村,人民群众的小康梦得以实现。她对兰考县与南开大学共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表示了极高的期盼与信心,并指出,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兰考县将全力支持乡村工作站的建设,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破解城乡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四平站站长、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院长杜欣介绍了梨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农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厚重、产业优势明显、资源物产富集、区位优势显著,是“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美丽乡村重点县”。2020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梨树时,就梨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保护好黑土地、总结并推广梨树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深耕梨树黑土,为打造“中国北方农谷”积淀了强大的科技力量。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扎根梨树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势必为梨树乡村发展插上振兴的翅膀,注入崭新的活力。未来,工作站将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为广大南开学子搭好平台、建好环境、做好服务,着力建设南开学子实践的第一课堂。



据悉,经济学院首批共申请成立了兰考站、四平站等8个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结合“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大力深化校地合作,将知识课堂延伸到基层乡村,将育人空间拓展到祖国大地,通过工作站扎根乡村一线,长期跟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南开力量。



今年暑期,首批70个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将建成,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南开大学拟用3年时间在全国共建立200个工作站;用5年时间,实现赴工作站开展实践师生人数达到10000余人的目标。每个工作站均设立当地站长、校友站长以及校内专家站长,从多维度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