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学院实践队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紫溪彝村展开社会实践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7-16

(通讯员:金洋)暑假期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新媒体中心实践队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紫溪彝村展开社会实践。实践队深入乡村,走访了红墙村、紫溪彝村、宋村三个地理位置临近而发展规划迥异的彝族村落,沉浸式地感受了彝族文化的古老韵味,调研了当地居民近年来的生活变化,多角度了解其脱贫攻坚的历历征程。

 

博物馆中知历史,“第一彝村”助脱贫

 

实践队选择楚雄州博物馆作为调研第一站。楚雄州是被国家民委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紫溪彝村则是楚雄州政府重点打造的民族旅游村,曾获评“中国第一彝村”的美誉。通过与讲解员的对话交流,队员们了解了楚雄州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灿烂的文化民俗、主要的经济产业结构等内容,对以紫溪彝村为代表的一系列民族村落以旅游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经济,用彝族文化为产业赋能的新发展之路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实践队员参访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三村对比迥相异,深入访谈探内因

 

紫溪彝村是本次实践的主要调研目的地,出于横向比较的目的,实践队还先后前往了东华镇的红墙村和紫溪镇的宋村开展实地调研并进行对比。在紫溪彝村的一天一夜里,队员们与工作人员同吃同行,大家切实体会到,紫溪彝村作为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移民为一体的彝族村寨,着实可谓当地政府投入最大、彝族文化保存最完整、旅游经济发展最快的村落。

相邻的宋村与紫溪彝村一样,都以旅游业收入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整体环境较为优美,但队员们能明显看出宋村略显冷清。通过与宋村村长的座谈,队员们得到了背后的答案——由于宋村旅游业特色不明显,定位不清晰,村落规划缺乏资金支持,大部分村民对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持观望态度,发展一度陷入停滞。

实践队前往红墙村时,发现以农业为主的红墙村显示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入村山路曲折、村子环境简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据村支部李凤有书记介绍,当地已开始划分地理片区和村民小组,因地制宜发展不同产业,并大力推行精准扶贫政策,这对近年来经济振兴、人才振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红墙村村支部李凤有书记向队员们介绍红墙村发展情况


 紫溪彝村村委会干部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彝族绣品展厅

 

太空核桃硕果浓,工农协同发展新

 

实践队还前往了楚雄州的代表企业之一——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参观访问。摩尔农庄是集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和民族药研发、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科技企业,以核桃及其衍生品为核心产品。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参观了企业展厅,目睹了工厂内的全自动生产线和自助检测系统,知晓了其近年打造出满足航天级食品标准的“太空核桃”的历史。在此基础上,队员们注意到摩尔农庄正通过积极开展电商建设,推动产品多渠道、多链条销售,为楚雄州全州的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事业提供了有效助力。

实践队员参观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们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等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深刻体会到了地区脱贫事业不是某几个人或者某几家企业就能轻易实现的,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政府的政策鼓励和人民的艰苦奋斗等多方协同,聚合力,方能促发展。

 

此次实地调研,队员们深入乡村,走进企业,切身体会和了解了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所显现出的发展潜力,以及实际推进中的具体难题。作为经济学院新媒体中心实践队,队员们也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摄影视频、海报设计、微电影制作、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实时记录团队实践进展,记录实践足迹的同时为紫溪彝村等特色民族村落发展助力。队员们深知,只有深入体察民情,才能将文章切实写在云岭大地上,在提升自我学术道德修养的同时成为允公允能的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