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流科研平台建设上新台阶,全面助力师生科研创新
2021年,实验中心重点加强了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实验室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成立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出台了系列管理制度,首次实行了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同时实验室还从实验环境、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库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充分挖掘现有设备功能,改善设备性能,提高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2021年12月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成功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成为全国9个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之一。
中心的云平台和高性能工作站室提供了先进的硬件平台、正版化软件和丰富的数据资源,主要面向教师、研究生开放,同时也兼顾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 。2021年工作站实验室建设了智能化、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室内电源自动开关、刷卡进出,远程监控管理的功能。工作站除正常开放式系统外,增加了微观数据使用系统,提高了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使用需求同比去年有显著增加。截止到2021年11月30日,云平台新开设账号86个,注册用户240人。83人进入高性能工作站室,累积使用机时27979小时。
学院教师和学生利用云平台、工作站实验室开展了“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研究”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2021年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研网全国贸易数据建模大赛,经济学院研究生刘博聪和朱春婷团队凭借“贸易保护的出口与福利效应”项目获评大赛唯一的一等奖,另外三支经院参赛队伍也取得了三等奖和优胜奖佳绩。
二、合理利用修购专项经费,推动中心建设发展
为了持续改善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中心积极申报中央修购专项项目。2021年获得项目经费113万元,均已按时保质完成建设项目,成效显著。组织申报2022年中央修购专项项目,经专家审核,已入库项目经费200.4万元。
中央修购专项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数据库、软件、设备等教学科研资源,提升教学科研条件,推动了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三、继续推动三维矩阵构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2021年中心继续推动“实验教学项目-实验教学设备-实验能力”三维矩阵构建,完成直播互动实验室改造,建设智慧实验室,购置Wind数据库,自主开发实验教学软件,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效率,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
2021年,中心面向学院本科、研究生开设含有实验项目课程40门(本科生课程26门、研究生课程14门),比去年增加11门,选课人数2017人次,年实验人时总数31595人学时;开设实验项目259个,比去年增加了66个,其中,基础型实验项目占67.18%,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占11.58.%,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占21.24%。
课余时间,实验室全面开放,支持学生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百项工程、科学研究、创新创业赛事以及学科竞赛等自主实验1005人次。此外,具有特色的行为博弈分析实验室支持教师招募志愿者将近1000人次,开展了“关于拍卖的经济学实验”等5项研究型实验项目。
课堂教学加课外开放,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科研、创新的综合能力。
四、聚焦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中心聚焦新文科建设,举办两期南开实验教学大讲堂,主题分别为“新文科背景下经管学科实验教学发展要义”、“经济分析中的数据素养”,助力教师探索实验教学改革。
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掘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黄春媛老师的《国际商务谈》课程获得南开大学2021年本科实验教学课程思政改革项目立项。
五、加强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2021年,中心结合防疫、消防、信息安全的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了网络信息安全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筑牢安全防线。本年度无安全事故。
未来一年,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改善实验教学科研环境。在教学方面,加强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建设,继续探索“实验课程加思政”的育人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和保障;在科研方面,积极研究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信息技术与实验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服务新文科和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