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秩育人华章,献礼建党百年 | 院史漫步——渐入佳境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4-14

1931年4月,在南开园恢弘的秀山堂,召开了经济学院董事会的成立大会。并宣告了中国第一所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正式成立。董事会选举颜骏人为会长,吴达铨为副会长,范旭东、周贻春、张伯苓为常委,何廉为首任经济学院院长。

经济学院成立时下设五个系:农业经济系、工业管理系、运输学系、经济史学系、统计学系。有教授4人,教学及研究助理4人,调查员、计算员、书记5人,共19人。可以讲,南开大学是中国高校最早构建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机构。1931年5月5日《南开周刊》载有:“大学中设立经济学院,研究调查适宜于中国经济学说与事实,尚属创举,胡适之、任叔永、丁在君、周寄梅诸先生,均为此事由平来津与会”。

经济学院建立后,一批优秀经济学家先后汇聚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组成了一个极具活力的学术群体。经过艰苦创业,很快就在中国的经济学界独领风骚。

经济学院迅速构建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模式。这个模式从1927年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时就开始了。学院建立后,使这种独具特色的模式更加制度化并有了组织保证。正如何廉所讲:“我深切感到教师若不参加研究,教学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使研究有机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他认为,只有把这种一身两任形成制度,才能使这两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为此学院分配给每一位教员的工作为教学和从事研究相等的两个部分,这个制度在中国的各大学中是个创举。

教学方面,经济学院不断汇聚优秀人才扩大教师队伍。仅1936——1937学年,经济学院教师、管理人员就扩展到32名,包括10名教授、9名讲师,5名教员和8名助理研究员。其中有来自耶鲁大学的方显廷、张纯明,哈佛大学的丁佶、吴大业,伊利诺斯大学的李适生、陈序经;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李卓敏、林同济;哥伦比亚大学的林维英;纽约大学的袁贤能等多位博士。学生培养也逐年扩大,注册生人数从1931年—1932年的69名,到1932—1933年的139名,1936—1937年达到172名。

研究方面,经济学院建立前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927年至1937年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共计出版专题著作60余种,在各种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还有用英文撰写的论文数十篇和专刊多种。

在这样的模式下,经济学院集中了一批精干的既能从事教学、又能搞社会调查和经济研究的教师队伍,为经济学的的中国化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培养了众多实用型人才,使南开大学经济学科的毕业生在天津、华北乃至全国都受到欢迎和重视。在这段时期,以何廉、方显廷为首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学系、经济研究所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对南开大学整体地位的提高和声望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